鞋类常见染色事故成因及修复方案

发表时间:2023-02-20 18:08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鞋类穿着的消费档次日渐趋高。很多高端品牌及复杂设计的鞋子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这类鞋子设计精巧、穿着体验极佳,因而颇受大众青睐。但是,当鞋子穿着一段时间后,想要洗护却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染色问题,于是不得不选择送到专业洗涤机构进行洗护。这些染色问题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救治呢?本文分享将为大家带来一些参考。


1

鞋类染色事故成因及分类

鞋类染色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材料的本身的染色牢度不好,或者洗涤方法不正确而造成的。染色事故根据发生情况和面料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要选对恰当的方法,能够准确辨别染色事故的种类是必备基础。在洗衣店日常洗护工作中,比较常见染色事故分类主要有如下几种:


相互染色

鞋子面料色牢度低,与另外同时洗涤的鞋子之间发生颜色互相掉染现象。


串色

鞋面的两种面料缝合在一起,或同种面料两种颜色缝合在一起,由于染色不牢,在有水分、温度和洗涤剂浓度影响的情况下,出现掉色互染的现象。


洇色

同一块面料上织有或印有两种或多种颜色,因色牢度不好,在水分、温度和洗涤剂浓度影响的条件下,出现互相染色的情况,叫洇色。


搭色

在手工水洗过程中,面料经洗涤剂的润湿后,在碱性的作用下染色牢度下降。若中途放手不管,面料在洗涤液中,因长时间浸泡会造成一定的掉色。同时,因浮在水面上的部分要比水面下的接触洗涤液量少,掉色也就相对较少。


色花

鞋子在晾干过程中,洗涤液会因重力作用逐渐往下转移,同时也将溶于洗涤液的染料由上转移到下方,因此造成色花。


氧化变色

因穿着或存放等氧化原因,导致鞋子出现发黄等变色现象。


2

常见鞋类染色事故救治方案

皮革掉色染到相连的布面

1)每升水放5-10毫升皮边洇色去除剂,温度40℃-50℃,浸泡半个小时之后把带颜色的水倒掉,漂洗2遍,用毛巾把鞋包裹后脱水。


2)视恢复情况选择重复一次或多次,直到褪出的颜色基本很淡以及纺织染色褪去为止。最后一遍漂洗用40-50℃温水加皮边洇色固色剂5毫升,浸泡20分钟。


3)浸泡完成后再加皮边洇色助剂5毫升,继续浸泡10分钟,过程中需翻动,确保浸泡彻底匀净。


4)不用漂洗,直接脱水晾干。


彩色纺织染色

1)如轻微串色,直接在染色部位涂抹彩色纺织串色去除剂之后加50℃水进行搓洗。


2)如严重串色,将彩色纺织串色去除剂用5-10倍60℃的水溶解,将染色部位浸泡1个小时。


白色纺织染色

将白色织物串色净,按1:50比例,在60℃-70℃温水中,将串色部位浸泡60分钟,浸泡时温度尽量保持不变,并不停翻动。

图片

修复前

图片

修复后


皮质损伤

皮鞋洗护过程中,除了容易造成染色事故外,皮质本身也极容易受到损伤,发生部分皮革在经过水洗后出现干燥、僵硬、收缩、手感粗糙等情况的退鞣现象,这时就需要用复糅或者加脂的方法来加以解决。


1)复揉

①将鞋子放入40℃温水中,能淹没鞋子即可,之后加入加脂复鞣剂5-10毫升,浸泡30分钟,过程中需不停翻动。


②将完成浸泡的鞋子拿出,在水里加入3毫升加脂复揉助剂,再浸泡10分钟,直接脱水晾干。


2)加脂

皮革发硬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在鞋面均匀的喷涂加脂复揉喷剂,之后用密封袋密封12小时,如不够柔软,再次重复操作。


氧化发黄修复

氧化是由于紫外线、氧、热等因素使塑料里面的氯原子生成氯原子自由基,进而产生黄色的氯气,产生的氯气不能完全的溢出,从而发生的氧化发黄现象。


1)橡胶底去氧化

①先将需要去氧化表面处理干净。


②用刷子沾取少量塑胶去氧化剂均匀的涂抹在发黄处,并用纸巾覆盖。


③发黄处全部覆盖一层纸巾后,再均匀刷涂一遍去氧化剂,并再次用纸巾覆盖。


④用保鲜膜将去氧化处包裹密封,放置在阴凉处12小时。


2)水晶底去氧化

①先将需要去氧化处处理干净。


②用刷子沾取少量水晶底去氧化剂均匀的涂抹在发黄处,涂抹2-3次。


③用保鲜膜密封去氧化处,放置阳光充足的地方晒2天。


如效果不理想需要重复操作3-5次。


鞋类洗涤事故的发生成因多样,只有找准原因,才能选对救治和修复的方式方法。同时,洗衣同仁们在日常工作中的经验积累也非常重要,对于救治方案的制定和操作会把握更加精准,修复成功的可能性也会更高。


个人观点,欢迎交流


©2019 允威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