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爱马仕西服缘何让"老法师"也犯了难?

发表时间:2021-01-19 15:53作者:齐大同

从事洗涤护理工作的技师,绝大部分具备丰富的衣服疑难杂症处理经验,“科学洗衣、安全洗衣”也是众多洗护工作者贯穿日常工作的重要准则,然而,再老道的经验,遇到新情况的时候,出点岔子,也在所难免。本文今天节选的齐老师课堂案例,便是这样一起洗涤事故经验分享。

图片

事故衣


事件缘由

这是一件爱马仕西服,面料特别轻、特别薄。客户送来的时候介绍说这件西服因为穿着时比较轻便、透气性能也相当好,令人感觉非常飘逸,所以自己特别喜欢。但是,因为保存不当,原本白色的西服出现了面料整体发黄以及部分色花的现象,希望能够进行修复继续穿着。


处理过程

当时拿到衣服,初步观察预判,该服装面料不是桑蚕丝,也不含氨纶。后仔细研判后得出两个结论:


服装特点及现状

面料纤维是新型聚酰氨改性纤维,超薄面料、半透视状、精白色、轻柔飘逸,具有良好的透气效果同时具有防紫外线照射功能。非常有时尚感!


衣服现状

穿着使用过程中精白色出现部分微黄,颜色不均的现象,脏净程序为轻度,无特殊污垢。重点解决色花颜色不均的问题。


依据预判结果,遂决定采取比较稳妥的安全方式进行修复,于是选用了配比为30克二氧化硫脲/10升水,温度50度,时间半小时的二氧化硫脲还原漂白的方法进行剥色处理。

图片
图片

还原漂白后整体颜色发生变化


意外发生

不料,该方案使用之后,不但没有起到剥色的作用,反而在扣子周边以及轧线多处出现蓝色点状花色不均的现象。发现不对后,又将洗涤溶剂稍作调整,将配比提升至35克二氧化硫脲/12升水,温度调整到60度。结果意外接连发生,不但剥色失败,而且衣物整体颜色也变得更黄。


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只得将衣物处理的图片资料发送到了北京服装学院,请学院的教授帮助进行面料性质的准确研判。后得到答复,该面料及轧线使用了浆液无色处理,因此碰到还原剂就容易发生还原反应呈现淡蓝色。

微信图片_20210119155820.jpg

第二次处理后效果图


放弃固有经验,试错出成果

弄清事故原因之后,耐心向客户解释了衣物处理的过程以及出现的状况,并向客户说明如果坚持使用高温处理的话很有可能让衣物设计的独特自然皱褶被拉伸展平,失去原有的设计风格,只能换种方法试一试。经顾客沟通同意之后,最终决定放弃以往的还原剥色处理经验,改用氧化剥色处理。


选用:肥皂液1000毫升(二块透明皂溶解18KG水中)。加入10kg热水中,在加入30g彩漂粉,温度50度整体浸泡4-6小时,然后漂洗干净,再用保险粉进行漂白处理,温度50度浸泡半小时。


第一遍处理完之后,白色有所恢复,但效果不是特别明显,于是又再进行二次处理,添加花王的彩漂,将温度升至约58度,浸泡半小时,让衣物充分接触彩漂剂和皂液乳化剂。待漂洗干净之后,过酸,晾干,之后衣物恢复了原本的净白色,最终让顾客得到圆满的处理结果。

图片


心得分享

为什么说这件衣物给老师造成了困惑?因为很多经验和技术虽然看起来比较安全,但实际还是要因衣而异,经验并不是万能的。相同类型处理效果所使用的不同处理方案或者是工艺手法,极有可能因为衣物面料本身的性质及其它因素带来极大的处理差异结果,任何方式方法都不能确保绝对有效。因此,洗衣工作者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精益求精,才能积累更多的经验,不断精进洗护技术,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洗护服务。


个人观点,欢迎交流


©2019 允威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